如何看同性恋

来源:优雅品味吧 2.25W

如何看同性恋,同性恋 在中国相关组织在同性恋者中干了对艾滋病、HIV科学研究认知能力水平的调研,现阶段,有科学研究认知能力的占比比以前提升了好几倍多,那么在生活中应该如何看同性恋?

如何看同性恋1

性取向是一种内心机制,可以将人类个体有关于性的生理、心理、行为在不同程度上引导至女性、男性或双性的倾向[1];通过个体表现出的生理、行为和心理特征可作为性取向的判断指标,具体表现为个体对异性、同性或两性表现出性欲、爱欲、吸引力、性唤醒、性幻想、性 行为等特征;依据个体对不同性别对象产生生理、行为和心理反应,可以将性取向分为:异性恋(heterosexual)、同性恋(homosexual)、双性恋(bisexual)。

性取向的成因:性取向是先天形成还是后天形成?

人群中存在不同性取向

在上一节课程中我们重点分析了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的心理学教授Ritch C. Savin-William和Zhana Vrangalova于2013年发表的研究成果,详细论述了不同性取向在人群中的比例分布,具体数据如下图所示:

人群中不同性取向的比例。

简而言之,男性和女性的性取向分布并不相同:

97.2%的男性是异性恋,0.4%是双性恋,2.4%是同性恋;97.8%的女性为异性恋,1.2%是双性恋,0.9%是同性恋[2]。

也就是说,男同性恋的比例高于女同性恋,双性恋女性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2]。

为什么性取向会存在差异?

根据这些结论,我们产生了如下问题:

问题1:为什么有些人是异性恋,有些人是同性恋或者双性恋?问题2:为什么男同性恋的比例高于女同性恋?问题3:性取向是先天形成还是后天形成的?问题4:性取向能在后天被改变吗?同性恋可以在后来成长环境中被改变成异性恋吗?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参考了英国杜伦大学(Durham University)心理学家Christopher C. H. Cook教授在2020年的最新综述中总结了性取向成因的相关问题,因此,我们将重点参考这项最新的文献为读者们解读上述问题。(文献题目和摘要截图如下图所示)

Christopher C. H. Cook教授发表文献题目、摘要截图。

Cook教授在文献中总结性取向的成因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基因(Genetics)激素(Hormones)非社会环境(The non-social environment)社会环境(Social environment)

接下来,我们就将一一从这4个方面对性取向的成因进行论述。

性取向成因假说1:基因(Genetics)

同卵和异卵双胞胎实验:基因不是性取向的唯一成因

在性取向成因的基因假说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个实验来自于美国堪萨斯大学(University of Kansas)的心理学教授Scott L Hershberger在1997年对同卵双胞胎(monozygotic twins)的研究,该研究成果于1997年发表于期刊Journal of Sex Research。(文献题目及摘要截图如下)

这个实验的逻辑在于,同卵双胞胎具有相同的'基因,如果基因是唯一导致性取向差异的因素,那相同基因的两个人应该拥有相同的性取向,也就是说性取向的一致率应该为100%。

从Hershberger教授的研究结果显示:同卵双胞胎中,其中一人为同性恋,另一位也是同性恋的概率是20-25%[4]。也就是说,两个拥有完全相同基因的双胞胎并不具备相同的性取向。这说明,基因并不是影响性取向的唯一原因。

在之后的研究中,很多实验采用了同卵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胎(dizygotic twins,具备50%的相同基因)进行对比。在众多实验中,心理学家总体得到的结果显示:同卵双胞胎的性取向一致率高于异卵双胞胎;平均而言,24%的同卵双胞胎和15%的异卵双胞胎具有一致的性取向[3]。也就是说,基因是性取向成因的部分原因。

综上结论,同卵和异卵双胞胎实验证明了基因确实对性取向有影响,但不是唯一影响因素。

基因对性取向的影响为32%

Christopher C. H. Cook教授分析:哪怕是拥有完全相同基因的同卵双胞胎,也在母亲子宫的胎儿发育期和后天成长中存在差异,并不能认定同卵双胞胎是在完全一致的环境中发育和成长的[3]。因此,他认为影响双胞胎性取向的因素并不仅仅是基因。

为此,Christopher C. H. Cook教授归纳总结了2020年前的众多文献后得出结论:平均而言,同性恋的产生因素有32%来自于基因的差异。

分子遗传学技术:第8、13、14号染色体上的差异导致了性取向不同

由于分子遗传性技术(Molecular genetic techniques)在近年来的崛起,给予了性取向基因假说更多的检测手段。目前的实验手段尚不足以完全确定具体是哪个或者哪几个基因影响了性取向的差异,但唯一能肯定的是,性取向并非由单一基因控制[3]。

最新的研究中,美国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的Alan R. Sanders教授团队在2017年的研究中通过基因标记的方法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测试了男性性取向与染色体的关系[5]。该研究结果于2017年发表在期刊Scientific Report。 Alan R. Sanders教授团队发表文献题目和摘要截图。

实验中,Sanders教授对1077名男同性恋和1231名男异性恋通过SNPs进行了测试,发现:第8、13、14号染色体上的差异导致了性取向不同[5]。

性取向成因假说2:激素(Hormones)

雄激素(androgens)水平影响性取向

Christopher C. H. Cook教授总结:人体在早期发育中,尤其是胎儿在母体子宫内(intra-uterine)的发育时期性特征受激素影响,这些影响有些是可逆的,有些是不可逆的。实验表明,在这些不可逆的影响中包括了大脑的改变从而导致产生不同的性取向[3]。

具体而言,雄激素(androgens)对性特征和性取向有着重要影响[3]:

雄激素水平更高的女性,同性恋比例更高;在特定的关键发育时期,雄激素水平影响大脑发育,使大脑对性吸引、性 行为产生对应反应。如果雄激素含量属于非典型水平时,有可能导致大脑对性别对象产生不同的性倾向,由此产生不同的性取向。

性取向成因假说3:非社会环境因素(The non-social environment)

子宫内的影响:家中最小男孩同性恋比例更高

Christopher C. H. Cook教授分析,在家庭环境中对性取向影响程度最大的因素是男孩出生顺序效应(fraternal-birth-order effect),这是由于孩子在母体子宫内的所受到的影响造成的。研究证明,家中有多个哥哥的最小男孩同性恋比例增高[3]。

原因分析:H-Y抗体水平影响男性大脑发育

这个原因可以从免疫学来进行解释。在母亲怀男孩时,男孩Y染色体上某些男性特异性抗原——H-Y抗原(H-Y antigens)会触发母体的免疫反应。在母体第一次怀男孩时,这种免疫反应被引发,如果在后来继续怀男孩,H-Y抗体水平受到H-Y抗原的激发将逐渐升高。因此,如果一个母亲生育多个男孩,最小的男孩在子宫内H-Y抗体水平最高,而H-Y抗体水平会影响男性大脑发育,从而导致出现同性恋的比例升高;但这种情况并不包含同母异父的兄弟。

如何看同性恋

性取向成因假说4:社会环境因素(Social environment)

众多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后天的社会环境因素对性取向没有影响。Christopher C. H. Cook教授解释,很多人认为孩子在后天的成长环境导致了性取向的差异。如:男孩当作女孩养,女孩当作男孩养。但实际上,研究证明,这些成长环境的改变并不会导致性取向的改变。

总结:性取向到底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形成的?能否改变?

性取向是先天还是后天形成?

“先天与后天”(nature and nurture)一直是性取向成因争论最为焦灼的话题。本文从科学、客观的角度,基于目前对学界最前沿的研究成果解读,我们可以发现性取向的成因更应该从先天因素上考虑。

无论是基因、激素、子宫内影响,都是不受后天因素影响的先天因素。而且,从科学的角度而言,实验证据证明后天环境并不会对一个人的性取向起决定性作用。而那些认为同性恋是因为后天环境影响的谣言也就在科学实验的证明下不攻自破。

性取向能否改变?

性取向能否改变?这是很多异性恋对非异性恋最具偏见、也是最常见的一个疑问。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就充满了偏见、质疑和挑衅,我们想反问:为什么要改变性取向?又凭什么要改变?性取向并非是一个可以自由选择的选项。

正如本文之前分析的结论:性取向是每个人的一种内心机制,是一种内置的(build-in)的属性,就如同我们的肤色一般。

人类的肤色与生俱来分为了黄、白、黑,虽然根据不同文化和审美,总有一部分人偏爱某种肤色,但无论如何偏爱,也不至于为了这种偏爱或者是偏见去改变自己的肤色,或者哪怕再有偏爱,也不至于去问一个人:是否愿意换个肤色来试试?同理,性取向也是如此,不仅不需要为了一部分人的偏见去迎合他们的偏爱,更无需去改变,因为生而如此。

写在最后:你可以不认同,但不能不尊重

无论是何种性取向,都是先天因素产生的结果,不应该因为异性恋是多数派就去歧视少数的非异性恋,更不应该把同性恋、双性恋视为是心理疾病。

排除文化和社会舆论的影响,人群中本来就有特定的性取向比例,这是再正常不过的自然现象,就如同有些人有耳垂,有些人没有耳垂,你并不能说没有耳垂的人是天生残疾,这只是多样性的一种体现而已。况且,非异性恋并非只存在于人类,目前地球上已经有超过500种动物被观察到了非异性恋的情况。所以,不能因为缺乏科学、客观的理解,就仅仅因为少数派的不同就把其界定为怪异。

关于性取向,你可以不认同,但不能不尊重。对于和自己不同的现象,每个人都有选择态度的权利,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科普,能让读者对不同的性取向有一个科学、客观的认识,试着去理解不同,接受不同。

如何看同性恋2

(一)深化了孩子的恋母情结。

使得孩子对母性产生依赖,于是在今后确定自己的性取向时,自然而然的把以母性为代表的女性全部划归界限之外,给予尊敬而非情爱。

二)抑制了父性的正常发挥。

仔细想想,过分的溺爱母亲背后似乎总有一个或马虎大意或糊涂懦弱的父亲,由于父亲在孩子面前的存在影响力不足,父亲在孩子对男性角色认同中的位置也存在一定缺失,他们的童年也就失去了一个最好的男性榜样,以致于在青春期到来时,他们几乎都不知道和女性的情爱是怎样一种心理的.感觉。就可能在一方面又萌生了另一种心理:寻找缺失的父爱。无论是出于父子性格不和,或强母弱父,或早年丧父,种种原因,一旦父亲的角色作用没有充分的发挥,孩子在性成熟的过程中将会着力于将它寻找回来。从而表现为对男性的依赖。

(三)隔绝了正常的社会交往中的性认同:不允许孩子与异性过分接触,甚至不允许他经常出门玩耍,断绝了他作为男性的各种本能的成长:野性,冲动,开放,等等,将他关在家中,使他每天沉溺于母亲与自己的世界。男性的本能在此过程中渐渐为温柔的暴力所抹平。

如何看同性恋 第2张

(四)各种以爱护为名义的囚禁,主要是为孩子的心理套上缰绳,将逐渐,缓慢,却卓有成效的养成孩子的以自我为中心主义。使得他的性格趋于内向、自闭、自恋。过分注重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位置,为自己的存在而思考与担忧。对自我的重视渐渐转化为爱恋与依赖,从习惯到性别,以致在选择性对象时总是想寻找和镜子里的自己相像的人。与“自己”恋爱比与一个完全未知的茫然世界恋爱要安全的多。

“同”性恋从根本上说都是“异”性恋。“性”不再仅指性别,而是性格,或性心理。一个有着女性性心理的男人去和女人恋爱,那才叫真正的“同性”恋。而实际上,没有人能忍受相同性心理的情爱。性别只是伪装。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