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侠演罗晋很过瘾 从三个角色中看出他的个性

来源:优雅品味吧 1.1W

枪侠演罗晋很过瘾 从三个角色中看出他的个性

所谓个性就是个别性、个人性,就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这个特质表现于外就是他的言语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等,任何人都是有个性的,也只能是一种个性化的存在,个性化是人的存在方式。罗晋的戏路很宽,可以说能文能武,宜古宜今,可庄可谐。我看到的每一个角色都那么独特,却又觉得每一个角色又都是本色出演,让人不禁赞叹他是怎么做到的。虽然任何艺术的表达都含有技术,但我认为主要还是他对人物心理基础的把握,然后全身心的投入,去体验,去反应,那些虚构的剧情和角色,才有了人性真实的基础,演技实力才有处发挥,才能打动观众,让人物的人格力量直抵人心。所以不管剧在整体上如何,罗晋的角色无一不给人带来惊喜。把几个类似的人物对比来看,看罗晋如何表演出不同之处,是特别过瘾的。《枪侠》中的唐余锦,和《X女特工》中的贺俊峰、《爸爸父亲爹》中的宁五原,从外表上看,年龄相仿,都是民国时代的服饰造型;从经历和能力来看,成长过程中衣食无忧,受过良好教育,都有出国留学的经历,都文武双全,身手不凡;三者甚至连本性都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感性,善良,孤傲的人,和罗晋审视自己时所说的一样,也许正因为如此,我才觉得如果罗晋生在那个时代那个特殊环境里就会是那样的人。然而这三个有这么多共性的人,罗晋呈现给我的却有着鲜明的个性,绝不雷同。人的个性是稳定的,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环境的变化剧情的推进,罗晋也有层次地真实可信地表达出了人物内心世界的变化,并且让观众情不自禁地随之而感动喜忧。

枪侠演罗晋很过瘾 从三个角色中看出他的个性  第2张

《X女特工》中的贺俊峰,在这三个都是设定为三十多岁角色中应是最年长的,看上去也是最稳重深沉冷峻的,但是罗晋的表演让我看到他的单纯。虽然贺在幼年遭遇到灭门的灾祸,但是他在并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仇人高义山抚养长大,并被培养继承“义父”衣钵从事职业特工,受到各种严格训练。而在他的个性养成中,毕竟还是如俗话所说“吃一碗饭长大的”。所以,贺俊峰的信仰、愚忠、爱情的坚贞,复仇的执著都是带着单纯的特征的。在乱世之中他经历了许多激烈的变故,原先的信仰与人性中的善与爱冲突,终于瓦解,他一步步的行动的选择都是沿着政治正确的方向发展,顺应人性的真善,而他个人的内心是一个从坚强到脆弱的过程。面对义父是灭门的仇人,自己是爱人的灭门仇人,这个单纯的人无法原谅别人也无法原谅自己,他选择死亡,然而却奇迹般地活下来。对这个看似圆满的结局我充满忧虑,因为他太单纯,适应未来的风风雨雨而重生,只靠善良和爱情的力量支持,必然充满艰辛。《爸爸父亲爹》中的宁五原给人的感觉正相反,罗晋表演出的这个人物精彩而丰富多面。宁五原在三个角色中年纪最小,刚刚三十岁,他却是最成熟稳健的。在剧情开始时,他已经是个游刃有余的多面特工,在三方中都已经是中层的骨干。五原是也是孤儿,他却是在三个养父的共同照料之下长大,他们的影响形成了五原钻石般璀璨多面的个性。他的信仰坚定不移,忧国忧民、正义无私与豪爽侠义、霸气桀骜、严谨缜密、机智敏捷,倜傥潇洒集于一身。他的想象力、策划力和行动力综合成了出色的适应能力,自信到有点玩世。在跌宕起伏的剧情中,虽然五原也经历了三个父亲和晓楠先后逝去的痛苦,剧情在充满不可预见前景的新一轮潜伏中结尾,但是我的心里没有不安,罗晋表演的五原,内心力量很强大,在剧情发展中他的成长是一个从成熟到更成熟的过程,他乘车赴任途中那静水深流的表情,让人完全信赖放心。《X女特工》和《爸爸父亲爹》都是于敏导演执导的,他在拍摄《爸爸父亲爹》时再次与罗晋合作,评价说他敬业依旧,演技更纯熟了。《枪侠》拍摄的时间介于那两部剧之间,在地面台播出时我想方设法地看过网站的直播,最近在天津卫视播映,不仅画面看得更清晰,也更真切地看到这部剧的在艺术上的实验意义,罗晋是下了大工夫的。唐余锦的年龄应该是介于贺俊峰和宁五原之间,三个角色中,从剧集开头到结尾,他成长跨度是最大的,也是最复杂的一个。他的复杂,和宁五原的多面不同。宁五原的多面,内在统合良好,外在自然切换,没有强烈的自我矛盾冲突。而唐余锦的复杂是矛盾冲突的,甚至是有心理障碍的,他的成长则伴随着冲突的解决和障碍的突破。

枪侠演罗晋很过瘾 从三个角色中看出他的个性  第3张

三个人物都是带有传奇色彩的精英无疑,阿锦是最传奇的一个。从知识结构和能力来看,他是专业一流的医学药学专家,射击冠军和弹道专家,也是少有敌手的搏击高手,而且足智多谋,过目不忘,拥有多方面行动能力,他却不属于任何组织,只是平民百姓,准确地说是民间奇才,他的行动,在前期都是个人行为。那么他的精神世界呢?不能说他没有信仰。我认为,广义的信仰也就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个人指导自己生活的准则,不一定是群体尊奉的理论或者宗教,如若加入群体,也是个人的选择。阿锦出身世家,他的三观必然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从“亲亲”而推及“爱人”的影响;阿锦又留学海外,又受到西方个人主义(此处注意个人主义与利己主义或自私自利的区别)价值观的影响,所以在剧集开头他是把孝敬母亲关爱家人放在第一位的,他毫不自私,对身边的人,对病人,不仅有强烈的责任感,甚至不惜自我牺牲。如果是在和平年代,他这样的为人处世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在那个极端环境里却行不通了,美德变成了弱点,变成敌人恶毒要挟的把柄!不敢想,如果母亲没有被及时救出,阿锦会戴着毒戒指去和宋文涛握手吗?而这又是看本剧不可回避的第一个应当思考的问题:一念之差可能就是英雄与罪人的分野,我到底应当从原因还是结果去评断?还好编剧在此放过了阿锦,然而却让他的亲人一个又一个遇害。罗晋如此真实地表现了角色的痛苦绝望和挣扎,与其把这叫做演技,不如叫做献身。那些并不唯美却震撼人心的镜头里,我看到他赤足走在冰冷的石板地上,看到手掌脚掌沾满尘垢,看到布满血丝的眼睛,看到涕泗横流,甚至看到嘶哑得发不出声音的喉咙。有一瞬间我有点怨恨这镜头近乎残忍,转念想想才意识到,也许导演是觉得只有如此记录下来,才对得起一个好演员曾经的付出!虽然罗晋在每部戏里都毫不吝惜地将自身投入,而《枪侠》中唐余锦克服心理障碍,战胜自我,终于拿起枪面对侵略者,从善良百姓到抗战斗士的成长过程,那些动作、表情,眼神,血液在血管里的流动......格外清晰地让我看到除了死亡什么都要用身体发肤去体验表达的理念。

枪侠演罗晋很过瘾 从三个角色中看出他的个性  第4张

心理学词汇“个性”或“人格”和戏剧渊源颇深,英文的人格一词“personality”是从拉丁文 persona演变而来,persona的意思是“面具”,即用来表明戏剧中的人物身份、性格特征,这就是人格的最初含义。dramatis personae就是演员所扮演的剧中人——一个具有特殊性格的人。演员应该是一个能表现出各种特殊性格的人,要做到类似的角色绝不跳戏,是需要多方面能力的,首先是对角色的分析理解必须深刻,熟知他的个性,才能把握他在具体剧情中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影视是通过画面展现的,以什么样的行为动作和表情来表达,一要看脑子里的“数据库”够不够丰富,这靠平时的观察、学习、思考的积累,二要看“数据”调不调得出来,是不是准确和及时。这些有天分的因素,也有努力的因素,还有态度的因素,高度的敬业献身精神,是自身个性与角色个性之间的桥梁,是内在与外在之间的渠道。罗晋是个演戏的天才,表情可以瞬息万变;他又特别勤奋,善于学习,在难得的休息时间还在家里看电影。戏剧演化成现代影视艺术形式,早已不再有面具了,全凭真身真面真心的投入,不知道罗晋本人怎样看待《枪侠》在他演艺经历中的地位,在我的印象里这是一次成功的而且令人肃然起敬的实践。《枪侠》提出的另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面对邪恶暴力,除了以暴制暴,还应该做些什么?让战争和恐怖不要再一次次反复轮回。那场战争已过去七十年,而这个问题至今依然摆在人们面前。罗晋在不久前发过一个祈愿世界和平的微博,他在思考,我很感动!发文之前犹豫了一下,这一段和演技无关,是否该删去,想想还是留下了,因为它和探讨人性的戏剧和各种艺术都有关,虽然这是个似乎无解的问题,但值得我每一个人好好想一想,或许将来会有表达我思考的作品,向有解的方向推进哪怕一点点也好。

热门标签